1、制定岗位培训制度 ;
2、开展培训需求分析;
3、制定培训发展计划及计划经费预算;
4、确定培训对象;
5、选择培训方法及培训机构;
6、进行课程设置;
7、实施培训评估;
8、撰写评估报告。
一、制定岗位培训制度
紧密结合职务岗位要求制定的培训制度和政策,其核心是确保培训、考核、使用、待遇一体化之配套措施的实行。主要内容含括:
(1)服务制度(首要制度);(2)入职制度(先训后任);(3)激励制度(激励积极性);(4)考核与评估制度(检验效果)(5)奖惩制度(保障、关键) (6)风险制度(保权益、避风险)
二、开展培训需求分析
按照四步流程:
1、建立员工背景档案,原始培训需求回顾。
2、制定培训需求调查计划。
(1)制定行动计划 (2)确定工作目标 (3)选择调查方法 (4)确认调查内容
3、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。
(1)提出培训需求动议 (2)调查、申报、汇总动议 (3)分析培训需求 (4)汇总需求意见,确认培训需求
4、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。
针对七项内容:
⑴组织层次分析(人力资源需求、效率、文化);⑵工作岗位层次分析(知识、技能和态度);⑶员工个人层次分析(能力、素质、技能、绩效);⑷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;⑸在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; ⑹目前培训需求分析;⑺未来培训需求分析。
三、制定培训发展计划及计划经费预算
从设定管理人员、专业人员和服务人员三个培养区域;划分技能完善、技能提高、前瞻性和综合素质四个培养领域;按照整体发展规划、培养管理计划和部门培训计划三个层次;针对以下6项任务来制定培训规划。
(1)培训项目的确定;(2)培训内容的开发;(3)实施过程的设计; (4)评估手段的选择;(5)培训资源的筹备;(6)培训成本的核算
制定培训计划经费预算
(1)确定培训经费的来源(企业承担或企业与员工共担);(2)确定培训经费的分配和使用;(3)进行培训成本——收益计算;(4)制定培训预算计划;(5)培训费用的控制及成本降低。
四、确定培训对象
对工作任务、绩效标准、绩效现状、绩效差距、差距成因和后果进行预期分解、分析获取的信息来确认培训标准、培训可以解决的问题、培训资源以及参加培训的对象。
五、选择培训方法和培训机构
1、直接传授法(通过讲授、研讨、专题讲座的模式主要为学习知识和更新理念);
2、实践法(通过岗位工作指导、工作轮换、特别任务和个别指导模式掌握技能);
3、参与法(自学、案例研究、头脑风暴、模拟训练模式提高综合能力)敏感性训练;
4、角色扮演、行为模仿、拓展训练;
六、进行课程设置
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:
(1)符合企业和学习者的需求;(2)符合成人学习者的认知规律;(3)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
培训课程设置流程:
(1)前期的准备工作;(2)设定课程目标;(3)收集信息和资料 ;(4)课程模块设计;(5)课程预演;(6)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。
七、实施培训评估
1、反应评估(测量的是受训者对培训的主观感觉或满意度);
2、学习评估(主要测量学员对培训内容、技巧、概念的掌握和吸收程度);
3、行为评估(关注受训者培训后的行为改变是否因培训而改变);
4、结果评估(衡量培训给公司的业绩带来的影响);
八、撰写评估报告
1、介绍评估的目的与评估的性质;
2、评估实施的背景;
3、分析与说明;
4、阐明评估结果;
5、解释评估结果并提出建议。